風車是我國農業種植中用來去除水稻等農作物子實中雜質、癟粒、秸桿屑等的木制傳統農具。
木質風車作為一種農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其基本構造是:頂部有個梯形的入料倉,下面有一個漏斗是出大米的,側面有一個小漏斗是出細米、癟粒的,尾部是出谷殼的;木制的園形“大肚子”藏有一葉輪,有鐵做的搖柄,手搖轉動風葉以風揚谷物,轉動速度快產生的風也大,反之亦然。
它是中國最精致、最復雜的傳統農具,由風箱、搖手、車斗、漏糧斗、出風口等部件組成。 農民在扇農作物時,要兩手緊密配合一致,右手要先搖動風車搖手,讓風先扇出來,然后左手把擱條放下幾檔,讓谷物從車斗底板開口處滾落下來。這時風即穿過紛紛漏下的谷物,把草屑雜碎從出風口飄出。飽滿的谷粒比較重,則從漏斗口垂直滾下,落到接在漏斗口的籮筐里。
具體發明人物已經無從考證,據說是魯班發明。其發明的年代至遲不會晚于西漢時期。漢代史游《急就篇》有“碓石豈扇頹舂簸揚”說。此處之“扇”便是“扇車”。
隨著時代變遷,農機具的發展,各種農用電動風車隨之暢銷,歡迎大家來威縣森發農機具制造有限公司參觀、選購。
冀公網安備 13053302000109號